教学动态
位置:首页 > 教学动态
课标聚焦新视角 课堂展现新风采
——牡二中举办“三新”背景下课改教学展示课活动
2023年11月30日

1702705034.png

为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11月13-23日,牡二中举办了“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三新’背景下课改教学展示课”活动,18位教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课堂训练,呈现出了一堂堂高水平的展示课。

语文学科

1· 《小二黑结婚》·

上课教师反思(张惠文):本节课指导学生整体把握钟华论社评“有深度”的内容,并赏析和学习其“有温度”的语言。以07年全国卷一作文题目选词扩写的形式引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抗疫时期创作和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方面的对比,最后依照课文善用的对偶手法拟写课文前四部分的小标题,达到应用课堂所学的目标。指导教师点评(张慧莹):张老师的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语言规范准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建议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给他们更多展现自己思维的机会。

2· 《虞美人》·

上课教师反思(佘建):本节课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重点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千古名句,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地使“愁情”变得具体可感,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指导教师点评(赵霞):佘老师的课深入浅出,情境式导入,设置问题由浅入深,整堂课都让学生沉醉在李煜浓浓的愁情中,尤其是主持人采访李煜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李煜当时的心理活动。建议加入其他诗文进行比较阅读,多文联动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

数学学科

1·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上课教师反思(赵丽君):本节课通过问题串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阶梯,提高学生以旧知带新知的学习能力,以及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和用数学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点评(尹静):赵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过程完整,以学定教,采取小组竞技的方式,出色地完成各维度教学目标,合理地进行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

2· 《函数的应用》·

上课教师反思(张慧):导课中加入中国数学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正课中通过观察函数图像和解方程的根,找寻方程与函数的等价转化关系,为后续用函数零点研究方程的根做铺垫,引发学生思考零点存在定理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指导教师点评(张晓岩):张老师运用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采用“启发-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

英语学科

1· 《Continuation Writing》·

上课教师反思(田恬):本节课的内容是高考新内容读后续写,学生根据每段的首句信息,进行合理化、有针对性的提问,从而确定本段的内容信息,理解文本的基本结构,根据故事脉络进行合理推测,完成读后续写。

指导教师点评(吕凌云):田老师的课程设置环环相扣、逐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推测,从而高效完成任务;建议多给学生留出思考和展示的时间,引导、梳理故事脉络的部分可以更加细致一些。

2· 《After 20 years》·

上课教师反思(徐文娟):本节课从单元主题引领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通过讨论分析,感悟主题升华。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过程中,从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寻找文章线索。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主动思考,为后续的小说结尾续写扫清障碍。

指导教师点评(孙宁):徐老师备课充分,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授课思路清晰,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围绕大单元主题展开法与情的辩论,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物理学科

· 《共点力平衡》·

上课教师反思(王志楠):依据学生解决物理题的困难是“把实际问题转换成物理模型”这一特点,设计多个实验,引领学生沿着伽利略探究物理问题的脚步,遵循“现象-猜想-实验-理论推导”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点评(孙颖):王老师的课教学设计新颖,有大师风范。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形成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有助于培养他们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学科

· 《实验探究专题》·

上课教师反思(王硕):本节课以环境污染与治理为背景展开教学,重点落在教材中环境污染与防治知识点的梳理和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在高考中的考查两个方面,让学生切身体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实现化学学科价值更高层面的追求。

指导教师点评(刘继红):王老师本节课贴近高考,思路清晰,充分调动学生深度思考,利于学生解题思维的建立。运用希沃白板,加强互动,教学效果良好。

生物学学科

·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上课教师反思(周诗千):本节课学生通过提供的实验材料、实验原理、控制自变量、体现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等方面来设计实验,突破ATP是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的难点,通过分析资料构建ATP物理模型解决ATP的结构这一重点。

指导教师点评(程国娟):周老师通过实验设计、分析和模型建构等任务驱动,充分落实了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生命观念、社会责任感等生物学核心素养。建议相互转化的模型也让学生上黑板操作。

  历史学科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上课教师反思(王长付):本课知识点较为密集,采取课前预习,课上探索的手段来进行授课。学生回答问题非常流畅,能很好地进行问题探究,并且得到思想方面的升华。

指导教师点评(曹栋明):王老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情境,为学习课堂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能够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听课状态,深入学生当中,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

  政治学科

· 《伟大的改革开放》·

上课教师反思(贾雨颜):本节课通过视频、调查问卷汇报等环节,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开启、进程及意义。以生动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后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课堂评价的多样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的提升。

指导教师点评(王莹):贾老师的课教学设计精良,以议题和活动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与教师互动良好,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意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地理学科

·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上课教师反思(杜悦):本节课旨在真实情境中,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学环节完整,评价语言丰富,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指导教师点评(杨洪波):杜老师以真实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班会课

1· 《挑战小时间》·

上课教师反思(段雪瑛):本节班会课意在使学生重视零散时间的利用,在有限的时间内体会和感悟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提出学科建议。本节班会课使学生学习更高效、班级氛围更团结。

指导教师点评(于磊):段老师在本堂班会课上让学生从未来视角给自己写下心语卡,并利用希沃白板展示出来,分享观点,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 《幸福是一种能力》·

上课教师反思(徐婷):这堂班会课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能体验到现在的幸福,让学生调试好心理状况,热爱生活,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主动地为他人创造幸福。

指导教师点评(刘勇生):徐老师这节课视频内容制作完成得特别好,课程能够突出主题,结尾有升华。建议多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实例来总结,再进行辩论。

综合课

《我爱我家——情系家乡学子心》

上课教师反思(赵霞、宋继萍、张秀、王婧帆):本节课由语文、地理、生物三个学科四位老师一起完成。最大的亮点在于“银杏”这个切入点,既是牡二中的特色,贴合校园文化,又能体现我校师生的精神品质。课堂首先由冰雪视频引出银杏树,分析银杏树的顽强品质;再从植物适应环境的角度解释银杏树叶秋季变色和银杏树木冬天抗寒性的成因;继而观看2018年和2023年银杏树叶片大小的标本图,分析银杏树的生长状态;最后梳理上升至银杏精神,分析东北抗联精神与银杏精神的共同品质。

指导教师点评(李强):本节课四位老师围绕“银杏树”,环环相扣,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在情景化教学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感悟精神。建议四位教师把综合课的时间安排得更好一些。

行者奋斗方致远,杏坛启航路正长。本次教学展示课活动是对教师们的一次课堂教学基本能力的检测,也给他们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通过精细研磨,引领教师立足课堂、实践反思,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相信我校的教师们定会以此为契机,立足新课标,把握新教材,打造优质高效的多维课堂,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电话 0453-6662311
邮编 157000
地址 牡丹江市东五条路1号
公交 12 13 18 28 301 302 501 502 到东五条路平安街站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版权所有©2016-2026 京ICP证000000号 黑公网安备23100002000062 技术支持:艺通网络